在十九世紀的奧地利,有一名天生患有佝僂病的男子。
他畸形、醜陋、瘦小,走到哪兒都不招人喜歡。
有人羞辱他今後只能當個修鞋匠,也有人嘲諷他得不到任何女孩的芳心。
可不管別人如何打擊他,他都不為所動,而是按部就班地過好自己的生活。
最終,他獲得博士學位,成了優秀的醫生,娶回漂亮妻子,擁有了幸福的家庭。
他還基於多年研究,開創「個體心理學」,成了一代心理學大師。
這位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德勒,他用親身實踐告訴大家:人生最要緊的事,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。
2015年,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深受他的啟發,共同寫就了哲學著作《被討厭的勇氣》。
書中以一位哲人與青年對話的形式,將人際關係難題抽絲剝繭,幫無數讀者克服了害怕被人厭惡的心態。
他們認為:一個人只要有了“被討厭的勇氣”,就能擺脫他人目光的約束,走出內心迷茫的困境
1
阿德勒曾說: 對認可的追求,才扼殺了自由。 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,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。 很多時候,我們太關注外界的評價,不惜隱藏鋒芒、磨平棱角,也要套進別人設定的條條框框。
然而,在這世上,無論你多完美,都有人挑三揀四; 不管你怎麼做,都有人指指點點。
過度關注他人的目光,只會讓自己畏手畏腳,寸步難行。
在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,哲人分享了兩位諮詢者的故事。
第一位諮詢者,是患有「臉紅恐懼症」的女學生。
自從有了心儀的物件后,原本開朗的她,變得內心敏感、神經緊繃。
甚至,她一到人前就抑制不住地臉紅,根本無法正常與他人交流。
礙於這種癥狀,她將主動向對方表白的計劃一拖
|